颱風紅色預警下駕車出行,保險究竟賠不賠?深入解析「合理懷疑」原則

每當颱風來襲,氣象部門發布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時,政府與媒體無不呼籲民眾應避免外出,留在安全場所。

然而,若仍有車主在此情況下駕車出行並導致車輛受損,其所購買的商業險與車損險是否能夠理賠,便成為一個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核心,牽涉到保險法中至關重要的「被保險人義務」與「近因原則」,而保險公司也往往會在此基礎上行使「合理懷疑」的權利進行調查。

不過,理賠結果並非一刀切,需視具體情況而定,且存在拒賠的顯著風險。

颱風紅色預警是什麼?解析中國大陸的颱風預警級別

中國氣象局針對颱風災害設定了四級預警系統,由低到高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其中紅色預警為最高級別。

颱風預警信號的發布主要依據颱風的強度、影響範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藍色預警表示颱風在48小時內可能影響本地,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黃色預警表示24小時內可能受影響,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橙色預警表示12小時內可能受影響,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已經受10級以上風力影響並可能持續。

​颱風紅色預警​​是最高級別的預警信號,意味著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颱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經受12級以上風力影響並可能持續。當發布紅色預警時,意味著颱風已經或即將對當地造成嚴重影響,通常伴隨著狂風、暴雨、風暴潮等極端天氣現象。

在紅色預警生效期間,政府部門會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建議或要求採取停課、停工、停業、停運等緊急措施,並呼籲民眾盡量留在安全的室內場所,避免不必要的外出。這也正是為什麼在紅色預警下駕車出行會引發保險公司"合理懷疑"的原因——此種行為不僅違背了政府的安全指引,更主動將自身和財產置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法律基礎:被保險人的防損義務

首先必須理解的法律基礎是「被保險人的防損義務」。根據保險法及標準汽車保險條款的規範,投保人負有維護保險標的安全與防止損失發生的重要責任。當社會大眾已明確知悉極端天氣預警,卻仍選擇主動駕車進入高風險環境,此行為可能被認定為未盡到合理的防損義務,甚至構成主動將財產暴露於危險之中的過失。保險公司的「合理懷疑」正是由此而生:車輛的損壞究竟是無可避免的自然災害所致,還是被保險人自身的不當決策所引燃的導火線?

理賠關鍵:出行目的與近因原則

因此,理賠與否的關鍵,極大程度取決於出行的「目的」與導致損失的「直接原因」。

可能獲賠的情況​

在某些情境下,獲得理賠的可能性較高。

例如,若車輛是在颱風紅色預警發布之前早已出門上路,於行駛途中因預警生效而無法及時返家或尋得安全處所停放,隨後不幸遭遇樹木傾倒、廣告牌墜落或洪水淹沒等事故。

在此情況下,損失的近因可歸咎於颱風此一不可抗的自然力量,車主並無故意或重大過失之行為。只要其投保了車損險,保險公司通常會予以賠償。

另一種可能獲賠的情況是出行目的具有無可迴避的緊迫性与必要性。

舉例而言,若是為了執行搶險救災、醫療急救、維持公共服務等社會職責,或是接送急症病患前往醫院等緊急避險行為,雖在紅色預警下出行,但其動機是為了防免更大規模的生命財產損失。

在此情況下,被保險人若能提供相關的工作證明、就醫記錄等文件以供保險公司查核屬實,理賠申請便有較充分的成立理由。

可能拒賠的情況​

然而,在另一面,若情況屬於保險公司可行使「合理懷疑」的範疇,則理賠之路將佈滿荊棘,甚至可能直接導致拒賠。

最典型的場景便是,在氣象部門已公開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之後,車主仍出於非必要的個人原因,例如外出聚餐、遊玩或從事非緊急性質的工作,主動選擇駕車上路,並隨後發生事故導致車輛受損。

此時,保險公司極有可能援引《保險法》中有關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的規定,主張被保險人未履行其應盡之義務,並以「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損失擴大」為由拒絕賠償。

此類糾紛的爭議點正在於損失與被保險人的行為之間存在難以切割的因果關聯。

重要區別:車損險與涉水險的承保範圍

此外,車主也需仔細檢視自身保單的承保範圍,特別是車損險與「涉水險」之間的區別。標準的車損險通常涵蓋因自然災害如颱風、暴雨、冰雹等所造成的損失,故颱風伴隨而來的暴雨所致之損害,原則上屬於其賠付範圍。然而,針對車輛涉水行駛而導致的發動機進水損毀,則需要另外投保名為「發動機涉水損失險」的附加險種。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涉水險條款中都明訂一項絕對免責條款:若車輛於積水中熄火後,駕駛人仍強行進行二次啟動發動機而造成損壞,保險公司將一概不予賠償。此條款無論在何種天氣預警下皆適用,車主必須格外留意。

總結與實務建議

綜上所述,面對颱風紅色預警,最穩妥的應對之道仍是將人身安全置於首位,嚴格遵守警示,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出行。

此舉不僅是對自身生命的保護,亦是預先防免財產損失及後續可能耗時費力的保險理賠爭議的最有效策略。

若不得已必須出行,務必確保其目的之緊急性與正當性,並預先瞭解自身保險的保障範圍。

萬一車輛發生損壞,應立即向保險公司報案,並詳盡記錄現場情況、保存相關證據,以備後續理賠調查之需。

若最終對保險公司的賠付決定存有異議,投保人仍可透過協商、向主管機關申訴或提起法律訴訟等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Next
Next

「港車北上」本月共8天毋須預約:話走就走!